高扬师德风帆,谱写育人华章
发布时间:2011-10-29 9:23:48 浏览次数:249

高扬师德风帆,谱写育人华章

——记余干县2009年度“师德标兵”朱卫红老师

 ◆三塘小学 李定华

        她,总是那么匆匆忙于工作;她总是那么认真执着追求她的教育梦想。一直以来,她孜孜不倦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刻苦钻研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在教育教学,班主任工作第一线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每日课前,我们总能看到她带领学生打扫包干区卫生,每周一清早(即便刮风下雨),我总能看到她第一个从县城搭班车来到学校;从周一清早来到周五下午放学,这中途,她一直在学校……要知道,她已是过了不惑之年的人,在年轻教师较多的中小可算得上是个“老”教师了,难道她家里就没有事儿?是什么使得她如年轻小伙一样对待工作充满热情与进取精神,对待孩子宛如一抹如丝的春雨,无声地滋润着祖国花朵茁壮成长?她就是我校的朱卫红老师――在来校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以最高票推荐并被评选为2009年度余干县“师德标兵”!

         一、以人为本,“爱”字当头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爱满天下,爱生如子”。朱老师就是把自己的爱心化在了一件件具体的小事中。她每天早早地来到教室,督促(或带领)学生晨扫、消毒、交作业、晨读、量体温、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遇到天冷或下雨的时候,总是及时地叮嘱学生带好雨具,增添衣服,询问路远的同学清早来校有没有吃好早餐。去年冬天气温骤降,学生李薇薇感冒发烧了,她亲自带着孩子去看病。她对我们说;“孩子是耽搁不起的,那会影响他们的未来。”而此时,她自己在注射了甲流感疫苗后正有一些过敏反应,发烧咳嗽不止,她自己每天都要去中心医院打点滴,但即使这样,她从不空课也不向领导请假调课,还是周一早晨来周五放学后回去。她以自身无私的言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真情必有回报。她的学生都在劝她:朱老师,您去休息吧,我们会在教室里安静地自习的。但朱老师仍然坚持工作,嗓子实在疼了就喝一口水。

        当看到有些年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学生顽皮忍耐不住动手甩学生耳光,她总是劝诫说:造成不要真的打孩子。人心都是肉长的,伤了孩子,做父母的会心疼的!我们可以拿根棍子做个要打他的样子。你用巴掌打他,他在心里便会对你恐惧,以后只要你走近他,他都会有恐惧感,因为他也许看不到任何预兆。而棍子在很远就可以震慑他。这些朴实而普通的话语真切地蕴含着朱老师对学生的爱和深刻的育人道理。     

         二、潜心教研,淡泊名利                

        朱老师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个泉眼”。尽管她已逾不惑之年,家庭事务繁多,但学习的劲头丝毫未减。她常向同事借阅《江西教育》、《教书育人》、《小学教学研究》等教学期刊······有时逮着一本教育论著便会每日逐页阅读,满密密麻麻地摘录读书笔记。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评课时,她总能提出些自己独到的建议。去年下半年在学期临近结束时,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她上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公开课,因学校事务耽搁,未能及时组织集体评课。她便单独和校长、教导处、教研组的几位同志进行广泛的交流,认真分析课堂教学上的得失。她在和我的交流中,谦虚地说自己预设的教学内容未完成、目标未达到,但学生的意外表现(独立阅读探究、讨论)却让她感到很欣喜。她还谈了以后要如何改进教学;她也向我提出: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汉语拼音存在回生的现象,建议我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在和她的谈话中,我感受到她具有一个年轻人所拥有的超越自我的勇气和探究不止的精神,感受到一个无私奉献、严谨执教的人民教师的本色。生于斯世,处于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却操持着一个甘守清贫的职业。每当我看到有些年轻教师抱怨待遇太低,工作任务太重,面对工作有所懈怠时,便会想起朱老师的话:“教师待遇已经不低了,甚至比公务员都高,只是我们这地方太穷了。可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我们能因为她的贫瘠,而厌弃她吗?”多么宽阔的胸怀,多么崇高的境界啊。

         三、真情育人,不放弃一个孩子

        自2009年上半年调来中小,朱老师主动地接受了五(2)班的语文课并兼任班主任,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孩子王”。对于这样一个陌生、外地来的女教师,一些调皮鬼可不会太在意。他们依然我行我素,值日不扫地,课间操时不做操,作业也懒得交。面对这一现状,朱老师没有严厉地惩罚他们,而是以身示范。她和学生一起当值日生,一起学做操,学会了再教不认真学、不会的学生,坐在教室辅导那些不会作业的直到他们写好为止。她把自己的手机号抄在黑板上,叫学生抄了带回去告知家长。有个叫李露清的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奶奶患了病,爷爷忙里忙外。她每天要做饭、洗衣服,学习耽误了不少,上课常迟到。朱老师明白了她上课迟到的原因后给了她更大的自由,允许迟到并适度请假但作业要求完成,且和她妈取得联系,劝告她回家照顾老小。在朱老师的帮助下,李露清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朱老师还常常和学生一起开展活动,在班级管理中,常以谈心商量的方式征求同学的意见。一年来,她的学生学习更自觉了,也学会了自我管理。一位家长打电话给她说:朱老师,在你教的一年里,我的孩子懂事了,也很有礼貌,学习自觉了,成绩也提高不少。真的要谢谢您啊。学生李志炜的家长报名时说:“我原本打算这学期送他到县城去读书,可朱老师教书这么好,我想县城的老师也不定有朱老师教得好,我一定让志炜在三塘读完小学。”一句句纯朴的话,讲述的却是一个个不争的事实。在朱老师任教的期间,五(2)班语文成绩提高很快,班风优良,多次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级。一年来,她所带的班,没有一个学生流失到外地读书。而五(2)班学生“生做五(2)班的人,死当五(2)的鬼”的“誓言”,也许更能从一个侧面说明他们对朱老师的深深依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朱老师知道教师吃的是一碗良心饭,教师工作任重而道远,勤教学,苦钻研,不图名利,脚踏实地继续默默无闻地工作。就如澳大利亚沙漠中的一种无名花,无需肥沃的土地,也无需充足的水分,做到吸收比别人少,开出花儿比别人美,更可贵的是奉献出的比别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