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管理的“三条死亡线”
发布时间:2011-12-2 11:16:24 浏览次数:165

人才管理的“三条死亡线”

    前不久,国家级管理成果创新奖获得者、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纪年,结合企业实践提出,国有企业内部改革成功与否,关键要看能否在用工制度、内部分配、人才引进等方面远离“三条死亡线”。那什么是“三条死亡线”呢?“三条死亡线”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企业在经营正常的情况下,员工流动、淘汰率低于2%,这个企业就将走向死亡(2%是一条死亡线);在企业内部的分配问题上,职工收入由固定部分(基本工资)与活的部分(奖金)组成,若活的部分低于分配总量的15%,企业也将走向死亡(15%是一条死亡线);若企业内部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占全体职工的比例低于10%,企业同样会走向死亡(10%也是一条死亡线)。

    “三条死亡线”的提法发人深思,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条死亡线说明,要激活员工队伍,建立能进能出、择优汰劣的用人机制,必须具有一定的人员流动率和淘汰率。这条死亡线与人才管理中的鲶鱼效应道理相同,它说明,只有建立择优汰劣的竞争激励机制,使员工有一定的压力,具有足够的人员流动率和淘汰率,人员有进有出,员工队伍才能保持活力。一定的人员流动率和淘汰率,是员工队伍保持活力的重要条件,是衡量一个单位员工队伍是否有活力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一个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的标准。当然,人员流动率和淘汰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但如果没有一定的比例,人事制度改革就起不到足够的作用,激活员工队伍就是一句空话,组织就会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亡。

    第二条死亡线说明,要搞活员工的分配制度,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必须要求分配制度具有一定弹性。只有当员工工资中可以变化的活工资占有一定比例,即工资分配制度具有一定弹性指数,使工资收入与工作绩效挂钩,真正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工资分配制度才具有较强的激励性。各单位要根据单位工作性质和内容,确定适合的工资弹性指数,建立合理的工资结构,这是衡量一个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是否具有活力的标准。否则,员工工资刚性太强,根据绩效状况进行工资调整的可调性差,就容易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而难以调动起员工积极性。同样水平的工资,工资结构比例不同,工资弹性系数不同,激励效果差别会很大。

    第三条死亡线说明,人才特别是中高级人才必须具有一定数量,在单位员工队伍中占有一定比例,否则就不能为单位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足够数量和比例的人才,是衡量一个单位是否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标准,也是衡量一个单位人才结构和人才实力的标准。企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人才特别是中高级人才达到一定数量和比例,人才结构才会趋于合理,企业才会具有一定的人才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条死亡线”确定了人才管理的下线,是人才管理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否则企业就将死亡。这充分说明了人才管理的重要性,人才管理关系企业生死。当然,“三条死亡线”的百分比的确定不是绝对的,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不同、管理和发展水平不同,“三条死亡线”的划定也会不同,各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具体的下线。但它说明人才管理标准应该也可以量化。除了确定人才管理的下线外,还可以确定人才管理的最佳线,以指导人才管理达到最佳状态,具体标准也需要人才管理者根据单位情况研究制定。人才管理标准的量化将推动人才管理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