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教学建议
发布时间:2012-6-14 20:50:49 浏览次数:230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第二单元  追根寻源                               

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材展示了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旨在引导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本单元共由四个主题构成,分别是主题一:吃穿住话古今(一);主题二:吃穿住话古今(二);主题三: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主题四:汉字和书的故事。本单元在设计上基本上是从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物质生活)和汉字、书(精神生活)两个层面出发,透过历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积淀,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生活中许多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在尽可能地通过建立现实和历史的结合点,让学生拉近现实和历史距离的同时,也通过中外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认识到我国的文化特色,从而强化和明确文明古国的文化特色,增强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知识面广的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去了解远离现代生活的中国历史,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布置、鼓励学生主动收集资料,课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在有趣的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和分析,学会在事物的联系与发展、传统与变迁中认识、判断生活和历史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1、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

2、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初步了解人类的发展进程和几千年来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及中国文化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2、让学生学习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根源,都有过去、现在与未来。

过程与方法:

1、从对古代文化的探究与古今的对比中,知道历史是如何记载下来的。如何去了解历史。

2、通过收集资料、整理信息,角色体验,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感悟祖国文化的灿烂辉煌。

行为与习惯:

培养学生有乐于了解和探究祖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主题一  吃穿住话古今(一)

教学重点:了解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人类社会农业方面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了解和探究历史的能力。

主题二 吃穿住话古今(二)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服饰、纺织和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认识服饰、建筑的地域特点及他们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用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

主题三 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学习透过古代的陶瓷和青铜器探寻其中的历史与文化。

主题四  汉字与书的故事

教学重点:了解汉字和书的产生、演变历程及与人们社会生活需求的关系。

教学难点:感受先人的创造精神和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单元活动指导

主题一  吃穿住话古今(一)

活动内容剖析

本课以生活中的“吃”为切入点,涉及到远古人类的生活、农业的发展和变迁、中国食文化等多个研讨话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调查、体验、探究等方式,感受中国人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智慧和创造及中国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其人文性。

活动课时分配

两课时  第一课时:走进远古时代(第26—30页);第二课时:中华食文化(第31—33页)

活动过程建议:

第一课时

活动一:走进远古时代

1、看图或录相资料,引导学生说说远古时代人类的吃、穿、住等生活情况。

2、设想:假如我们生活在远古时代会遇到什么困难和危险,会怎样解决?

活动二:体验远古时代

1、学生交流资料,小组合作通过讲述或表演来再现古人类当时的生活。

    2、制作简单的石器劳动工具。

活动三:探究农业发展

1、看图说说人类在谋取食物和饮食方式方面的变化。

2、讨论农耕的产生与发展及对世界的影响。

3、读农谚、节气歌说意思,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4、举行擂台赛,看看哪组搜集的农谚多。

第二课时

 

活动一:展示中华食文化

1、学生交流资料,说说自己了解的我国的饮食文化。

2、创设中国食文化节情境。

3、学生小组合作活动为自己组介绍的食品做准备(提醒学生选择具有中国特色并在中国广大地区被人们所喜爱的食品进行介绍)。

4、每小组派代表讲解或演示后学生投票选出最佳讲解员。

活动二:比较中西食文化

1、角色体验中西饮食文化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体验吃中餐,一组体验吃西餐。

2、比较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中西饮食文化各有风采和特色,没有好坏之分,应该尊重异国的食文化。

主题二 吃穿住话古今(二)

活动内容剖析

本课内容主要涉及服饰(穿)和家居(住)的变迁与发展,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特色和社会时代性。旨在让学生通过联系发展的眼光来研究中国“穿”、“住”的文化,引导学生在对比中体会服饰、建筑的发展和变化,在游戏欣赏中感受服饰、建筑中的文化。

活动课时分配:

两课时  第一课时:中国的服饰(第34—38页)第二课时:中国的建筑(第39—43页)

活动过程建议

第一课时

活动一:看看摸摸说变化

1、看看古人和现代人的穿着图片说变化。

    2、摸摸各种材料的布头,比较不同说感受。

3、交流衣料的发展,介绍新型服装材料。

活动二:猜猜连连找角色

1、出示不同民族、不同年代、不同社会阶层人们的服饰图及对应的社会角色名称,打乱顺序让学生猜猜连连;

2、讨论,在这个活动中你知道了什么?

活动三:听听看看说丝绸

1、看录相短片听介绍或看图听介绍

2、在课件或图上画出丝绸之路;

3、说说丝绸的传播在世界历史上的影响。

第二课时

 

活动一:查查比比论建筑

1、看图,说说远古时代人类的居所。

2、交流查找的资料,比较南北方的人们最初设计的房子有什么不同,现在的房子与人们最初的房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发展。然后小组派人汇报。

3、感受凝结在建筑中的文化

(1) 将实地考察的资料在全班汇报,汇报时要避免地域性特点建筑的介绍,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中华建筑进行介绍。

(2) 出示不同的建筑物图片,让学生说特点,猜测、想象一下它们的意义所在。

4、欣赏不同风格的建筑,谈感受

活动二:画画捏捏有创意

让学生设计一件未来的衣服或建筑。

主题三 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

活动内容剖析:

本课主要是从各种不同时代的“器物”(用品)中,透视中国特有的历史与文化,透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些情况。旨在引导学生由欣赏器物到探究器物中所蕴含的各种信息,从中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等情况,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课时分配:

两课时  :陶瓷文化(第44—49页),第二课时:青铜文化(第50—51页)

活动过程建议:

第一课时

活动一:看陶器猜起源

出示一件陶制品,让学生猜猜: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想起制陶的?用什么东西怎样制成的?

活动二:看图片想历史

出示教材第45页上的三幅图,分组讨论、交流,说说从这些陶器中了解到了什么?

活动三:看瓷器比不同

1、出示一件瓷器与刚才的陶器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找找它们有什么不同。

2、出示不同年代的瓷器图片,让学生找特点,比较不同,再欣赏图片谈感受。

活动四:展示陶瓷说作用

1、展示陶器或瓷器,派代表介绍它们的来历、特点和作用。

2、说说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陶瓷?

    活动五:找线路知影响

1、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画一画“陶瓷路”的路线,

  1. 说说中国瓷器曾远销到哪些国家和地区,说明了什么?

第二课时

活动一:听音感知青铜器

1、播放编钟音乐给学生听,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它可能是什么东西做成的?

2、出示编钟图老师做简单介绍。

活动二:交流了解青铜器

学生交流资料,了解青铜器的种类、用途、价值等知识。

活动三:寻找青铜器里的故事

结合教材图片,让学生找一找青铜器中告诉我们的故事。

主题四  汉字与书的故事

活动内容剖析:

本课包含了汉字的创造与发展和书的演变两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文字——汉字产生的必要性,认识到中国汉字的特有魅力和价值,探究书的来历和其历史演变,明确过去和现在存在着联系,感受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及中国人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从而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汉字的故事(第52-55页),第二课时:书的故事(第56-60页)

活动过程建议

第一课时

活动一:游戏:假如没有汉字

活动二:探寻汉字的产生和演变

1、让一名学生介绍仓颉造字的传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2、出示书上三种记事的图,让学生当“考古学家”来推测人们的记事方式。

3、以“马”或“牛”字举例说汉字的演变过程。

活动三:研究汉字的造字方法

出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组字,分别引导学生研究讨论:这四组字有什么特点?古人是怎样造出这些字的?

活动四:感受汉字的神奇

游戏:组词、组句、猜字谜。

活动五:讲丁肇中的故事——《我要用中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第二课时

活动一:认识早期的书

1、课件播放书的自我介绍或让学生扮演书做自我介绍。

2、比较“册简”、“帛书”和“纸书”的不同及优缺点,说说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引读蔡伦的故事。

活动二:探究印刷术的发展

1、问题引入:要想把纸上的东西给很多人看怎么办?

2、做拓字游戏,先后引出拓碑文、雕板印刷技术、活字印刷技术,引导学生比较他们的利弊;体会印刷技术在不断发展进步。

3、小结造纸和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中的两项,让学生说说另外两项发明是什么及四大发明的价值和意义。

4、播放录象让学生了解现代先进的造纸术和印刷术。

活动三:展望书的未来

想象未来还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书?

活动四:历史知识竞赛

    教师设计一些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历史知识竞赛。

五、活动设计举例

火焰中的文化——陶瓷文化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感知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陶瓷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

  1. 尝试透过陶瓷的表面探寻其中的历史文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查阅资料、交流讨论、填空、绘图、制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陶瓷文化的历史与成就。

行为与习惯: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习惯 。

教学重点

了解陶瓷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尝试透过陶瓷的表面探寻其中的历史文化。

教学准备:

教师:陶瓷制品、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陶瓷制品、搜集有关陶瓷、瓷器的制作及特点的资料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江西的景德镇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为什么叫它瓷都?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寻陶瓷的历史,品味火焰中的文化。

活动一、看陶瓷猜起源

教师出示一个陶壶问: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可以用来干什么?最早的陶器距今大概多少年?猜猜:我们的祖先在什么情况下想到了制陶的?是用什么东西怎样制成的?为什么要用火烧?

活动二、看图片想历史

1、师:每一个古老的陶瓷上都蕴含了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出土的陶器都告诉了我们什么。(课件出示三幅图)请四人小组任选一幅图讨论交流。

2、哪一组先来说说你们从陶器中知道了什么?从这些陶器的历史文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活动三:看陶瓷比不同

1、教师出示一些瓷壶,问:这是什么?与刚才的陶壶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2、不同朝代的瓷器有不同的特点,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课本上的四幅瓷器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精美的瓷器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3、谁来把它们的朝代填上?(让生拖动鼠标填空)

活动四:摆陶瓷说作用

1、师:课前,我请每一组同学准备一个陶瓷或瓷器,现在请每组同学把陶器或瓷器摆桌上,在小组里说说它的来历、特点、作用,等一会向全班同学介绍;

2、下面请各小组派代表来介绍;

3、听了他们的介绍,你们知道了什么?

4、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陶瓷?

活动五:找路线知影响

师:中国陶瓷以其独特的魅力倾倒了世界各国,五百多年前,随着郑和开辟的“陶瓷路”,中国瓷器开始远销国外。

1、请同学们找一找、画一画“陶瓷路”的路线。请一名同学在课件上画,其他人在书上画;

2、说说中国瓷器曾远销到哪些国家和地区,说明了什么?

活动六: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这堂课的研讨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想自己也动手做一做吗?找好伙伴,课后一起设计制作一件泥制器皿或工艺品,一周后展示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