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试行)
发布时间:2011-10-24 13:48:22 浏览次数:196

  

上饶市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试行)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和信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课前准备

    1、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平时应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了解新课程理念,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落实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2、学习学科新知识,及时更新陈旧知识内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教学内容也更新较快,学科教师应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及时更新陈旧知识内容,熟练掌握纲要中规定的教学内容。

    3、了解学生认知水平。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发展水平、思想及情感发展水平、操作技能水平等。

    4、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学科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及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了解教材的编写原则,了解所授知识在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地位、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包括情感态度、认知水平、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正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5、熟悉教学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悉教师演示设备、学生操作练习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练掌握硬件和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

    6、认真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遵循一切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理念,以及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认真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⑴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各种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和内容。

    ⑶设计合理的问题和任务,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操作水平。

    ⑷设计多种有效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⑸设计完整的课堂教学结构,过渡自然流畅。

    教学设计内容要形成电子文档,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开展过程,学生操作练习内容,板书内容。

   7、制作电子板书。设计并制作美观、清晰、简明的电子板书(或课件)。

    二、课堂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8、创设有效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9、教学过程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分散难点,突出重点。

    10、合理运用讲授法,讲授应具有启发性,坚决杜绝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11、教态亲切、自然,术语规范、正确,演示正确、熟练。

     12、应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问题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操作水平。

     1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14、教学过程应遵循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教学原则。

     15、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各种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

     16、课堂教学结构完整,过渡自然流畅。

     17、采用多种有效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三、课后教学活动

    18、进行课后教学反思,写出教后感。

    19、检查教学设备,及时排除和上报设备故障。

    20、及时批改课后作业,并及时反馈。

    21、进行课后辅导工作,对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2、开展课外活动辅导工作。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根据学科竞赛内容和项目进行课外辅导。

    四、评价与考核

    23、信息技术学科可以进行期末考查,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期中考查。考查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24、评价与考核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评价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考试、考查和评估学生作品的方法,并以评估学生作品的方法为主。

   25、不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评价都应鼓励学生创新,使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和方法象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一样充满活力。

   26、信息技术学科可和方式可以采取上机和理论考核,原则上采取上机考核,这样起到考核学生一个学期的所学到的知识和学生的动手能力。